期刊简介

               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反映该校学科科研进展与动态,刊登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科研管理、短篇报道等。读者对象为医学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本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等收录,200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影响因子为0.8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2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627/R

邮发代号: 46-1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254
  • 国内刊号:44-16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1年第6期文章
  •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结合微孔板杂交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具有比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组织和瘤旁组织无此酶活性,肝癌凋亡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该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状态.......

    作者:温淑娟;况二胜;黄镇华 刊期: 2001- 06

  • 一种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创伤后继发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创伤性损伤模型.方法采用机械划痕创伤性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根据培养细胞锥虫篮活力计数和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评估损伤程度,用中性红复染确定未损伤细胞.结果创伤性损伤培养神经元后,锥虫篮细胞活力计数和培养上清LDH检测对损伤程度的判定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远离创道未直接损伤区域的神经元可产生继发性损伤.结论本模型可用于体外研究神经元创伤后原发性和继发性损......

    作者:王克万;包新民;舒斯云;陈长才 刊期: 2001- 06

  • 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与红系分化的调控

    综述了K562细胞向终末红系分化的调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系分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HS特异结合蛋白和GATA-1蛋白.......

    作者:姜立;马文丽 刊期: 2001- 06

  • HLA方法学进展及其DNA分型应用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方法学包括传统的HLA血清学分型和HLA-DNA分型,而HLA-DNA又可分为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及PCR-DNA测序5种,并对血清学和DNA分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HLA-DNA分型技术主要应用于移植配型、骨髓库和脐血库的HLA分型及人类基因多态性、疾病关联、移植物植活指标的研......

    作者:武大林 刊期: 2001- 06

  • 生存质量研究及展望

    对生存质量的概念,及生存质量量表的若干问题,包括生存质量的研究内容、量表的质量测定及应用范围等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作者:郭元星;李彦豪 刊期: 2001- 06

  • 辅助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异位妊娠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应用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率、减少病伤率和病死率.本文就超声检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孕酮测定、腹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作一综述.......

    作者:黄小芸;郭培奋;刘国炳 刊期: 2001- 06

  • 评价科技期刊的几个指标的含义

    ......

    作者: 刊期: 2001- 06

  • 新学员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通过对某军事院校1995年~1999年卫生保障情况的回顾和分析发现,新学员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身体素质较差、缺乏训练经验、心理不平衡、训练前活动不充分、训练内容安排不尽合理、过度疲劳、防伤知识宣传教育未充分展开、医学监督工作不够、训练着装不科学等几个方面.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新学员军训中应注意采取的预防措施.......

    作者:支国舟;赵东海;刘谦 刊期: 2001- 06

  • 军医大学学员与海军陆战旅战士体能比较与评价

    为了解军医大学学员与某部海军陆战旅战士的体能情况,在某海军训练基地采用定量负荷试验方法,比较了196名军医大学员和180名海军陆战旅战士的PWC170(心率为170次/min时的体力工作能力)值、VO2max(大摄氧量)以及体力适应能力评价值.结果表明,被调查对象整体体能状况均较好,但海军陆战旅战士PWC170值、VO2max低于军医大学员,并分析了其原因.......

    作者:邓红;闫舫;蔡湛宇;卢晓翠;罗海吉 刊期: 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