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反映该校学科科研进展与动态,刊登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科研管理、短篇报道等。读者对象为医学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本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等收录,200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影响因子为0.8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2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627/R
邮发代号: 46-1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254
- 国内刊号:44-162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基因的敲除抑制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目的探讨敲除长链非编码RNAMALAT-1基因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永生化鼻咽上皮(NPE)细胞株NP-69作为参照检测FaDu、Hep-2和鼻咽癌CNE-2Z细胞MALAT1的表达,使用shmalatl慢病毒转染Hep-2细胞,RT-PCR检测其MALAT1的表达.增殖速率分析,MTT法明确MALAT-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
作者:韩跃峰;陈德尚;李慧;王晓敏;张明洁;杨洋 刊期: 2018- 08
-
Luminal亚型乳腺癌细胞与正常乳腺细胞的circRNA表达谱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在Luminal亚型乳腺癌细胞与正常乳腺细胞中表达谱的差异.方法分别提取Luminal亚型细胞MCF7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的总RNA;使用NanoDropND-1000对totalRNA质量进行检测,用核糖核酸酶R分解totalRNA以除去线性RNA并富集circRNA;利用随机引物法扩增富集的circRNA并转录成荧光cRNA;将荧光标记cRNA杂交到c......
作者:肖斌;温嘉欣;赵超然;陈丽丹;孙朝晖;李林海 刊期: 2018- 08
-
鳖甲煎丸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血管形成拟态的生成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作用及其对RhoA/ROCK通路信号分子和VE-cadherin、PI3K表达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抑制肝细胞肝癌(HCC)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鳖甲煎丸高(H)、中(M)、低剂量(L)及生理盐水(N)灌胃,4d后采血,制备药物血清.肝癌HepG2细胞体外Matrigel三维培养,药物血清及RhoA/ROC......
作者:安海燕;林俊豪;孙海涛;许梨梨;苏嘉琪;何春雨;曾嘉敏;梁佩湘;贺松其 刊期: 2018- 08
-
TGF-β基因启动子-509C/T位点多态性与桂西壮族IgA肾病核心家系的关联性及其铁皮石斛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启动子-509C/T位点多态性及铁皮石斛处方的疗效.方法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鉴定118例桂西壮族IgA肾病患者,按TGF-β1基因测序情况,分为CC、CT和TT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另外选取入选患者的兄弟姐妹118例作为家系对照组,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和HRR分析的方法观察TGFβ1-509C/T在患病......
作者:李仕良;王洁;黄鹏;古贤君;黄美英;黄非凡 刊期: 2018- 08
-
血清载脂蛋白AI、B及其比值与脑白质变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及ApoB/ApoAI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648例经头颅MRI证实脑白质病变患者,根据FaZekas量表分为轻度脑白质变性者(n=386)和中重度脑白质变性者(n=262),收集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poAI、ApoB、ApoB/ApoAI比值以及人口统计学资料,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
作者:黄维华;吕田明;李焕敏;杜淑华;杨灿洪;袁师其 刊期: 2018- 08
-
后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初次后正中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至2016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次行后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2904例,使用随机数法抽取其中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334例),术后30d内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实验组(43例),收集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节段、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皮下脂肪厚......
作者:桑朝辉;任海龙;孟湛东;江建明 刊期: 2018- 08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长期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代谢安全性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长期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代谢安全性评估.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9月~2013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的患者712例,按随机序列将其分成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组(A组)355例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B组)357例,并对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于入组前、治疗第3月、第6月时收集所有患者月经情况、痤疮评分、体......
作者:张郡;宿宓;许良智;杨志兰;殷维瑶;聂颖;谯小勇;程冉;马亚仙 刊期: 2018- 08
-
去泛素化酶USP33通过下调SLIT2/ROB01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USP33参与调节SLIT2/ROBO1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的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qPCR、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查USP3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利用A549、SPC-A-1细胞,以沉默USP33后作为沉默组,空白组作为对照,72h后用qPCR与Westernblot检测USP33的沉默效果,利用划痕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基质胶法检测USP33沉默后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利用Wester......
作者:王玉环;张淑华;穆淑坤;张柏深;马树东 刊期: 2018- 08
-
IL-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L-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别检测92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IL-9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IL-9在结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IL-9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中IL-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结肠癌组织(P<0.001).IL-9蛋白......
作者:王进;董晓强;朱新国;赵华;毛德利;赵鑫 刊期: 2018- 08
-
快速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新进展
快速原子力显微镜在不损失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其扫描速度与检测精度达到了完美结合,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生物体系动态过程的实时表征.这种超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结合,以及与其它先进技术的联用,为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本文对快速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环境因素对DNA构象的影响、DNA与蛋白质结合的过程、膜蛋白结构域的变化、肌球蛋白的运动、活......
作者:刘林;魏余辉;刘文静;孙彤;王凯喆;汪颖;李宾 刊期: 2018- 08
动态资讯
- 1 PPARγ通路激活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和保护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
- 2 mRNA差异显示法筛选大肠癌相关基因
- 3 肝脏转移瘤经脾门静脉造影CT诊断
- 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 5 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在—例抗Dia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 6 内皮素受体A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
- 7 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小鼠烧伤早期免疫细胞刺激反应的相关基因靶标
- 8 脂质体介导的HSV-tk基因转移对烫伤大鼠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 9 腺苷、二氮嗪及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肢体的作用
- 10 蜕膜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滋养细胞侵袭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 11 EphrinB2基因工程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12 雌马酚对PC1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13 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 14 埃兹蛋白477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在神经生长因子前体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中起关键作用
- 15 重组人3型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16 “看似正常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
- 17 产毒性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的检测
- 18 红景天苷通过抑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保护缺氧对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损伤
- 1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蒲公英及妇洁灌肠液中咖啡酸的含量
- 20 内皮微颗粒通过NADPH氧化酶损伤内皮细胞功能